从运输方式来看,在丝路经济带上,公路运输的发展空间有可能比铁路运输大。虽然铁路运输运距长,且成本只有公路运输的一半,但铁路运输运能小,一列火车的运能一般在3500~6000吨。而且铁路运输通过能力差,目前大部分还是客货混运,客运专线还在修建。相较之下,公路运输的潜力更大。此外,只要铁路发展,就意味着相关公路网要扩大,因为需要公路运输去集货。而且西部现实情况也主要靠汽车运输。比如新疆的生产资料,主要就是公路运输。
当然,目前而言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物流运输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物流组织存在问题,管理、营销、运营系统不够健全。比如从东部组织货物运往欧洲,沿途需要经过哪些国家,每个国家的具体做法,还不清楚。公路、航空、铁路联运体系还没建立。目前虽然开设了很多去往欧洲的专列,但回程是空车,无形中增加一倍成本,成本相当高。回程集装工具太专业,导致一些散装的货物无法运输,也是回程适销货物不多的原因。
第二,各自为政。因为政府对专列有补贴,几个城市都在争起点、争节点、争专列。但即便开了专列,火车也装不满。靠政府补贴造势,这不是市场运行的方式,一旦政府补贴取消了,怎么办?
第三,国际货运资质、水平、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开设的专列,都是与国外物流企业合资成立公司,国外部分由外国公司搞定,我们只负责国内。这种合作虽然体现了国际分工,但也说明我们没有相关方面的国际人才,单凭我们在国外打不开局面。
第四,贫困地区物流量不足。丝绸之路过了宝鸡后,沿途城市人口少,资源也不丰富。当地需要有产业的发展,但没有人、没有财力,无法形成加工业。劳动力、消费力都不足,无法担负起成为货物集散节点的重任。
对于上述问题,建议第一,国家必须统筹规划,沿线各个城市通力合作。从丝绸之路上找到一两个城市,作为专列的集结点,开设专列。比如从郑州每个星期发1班欧洲专列,首先要通过公路运输在周边400公里范围内集中货物。部门之间要协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交通运输部、铁路总公司各管一块。
第二,加大一些投资,开发一些产业。我去过甘肃定西,发现那个地方的亮点在于新兴产业,其中在制药、马铃薯加工方面有很多专利,也有研发产品,但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投资,缺乏接通资金的管道。没有资金,无法产生物,没有物,就没有流。国家对这个贫困地区的政策是年年扶贫,倒不如扶植它的产业,没有产业聚集不了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