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现代物流报
物流是一个综合性的领域,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我国物流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如快递、收发货店(点)、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以及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冷链库、冷链园区等大量出现,中央、部委、地方财政纷纷扶持物流产业及其物流新兴产业,使我国物流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虽然物流资源数量得到了提高,但是物流运营实际能力却并没有因此而相应提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继续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改革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思想,对推动我国物流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 《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结合我国物流产业的实际来说,我国物流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流产业本身如此,物流产业相关环境也是如此,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中小微型企业占99%以上,城乡二元结构还相当严重,发展很不平衡。
二,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35年来,应该说中国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物流管理的"政出多门"问题依然存在。目前的物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减政放权。财政、税收、融资、保险等需要深化改革。
三,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决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过去提"市场在经济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这次提"决定性作用",就是要提高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程度,也就是说现代市场经济主要靠市场,其次才靠政府,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只是起着引导性的作用,特别是要简化减少政府的审批事项。
四,20年后再提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党提出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20年后再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虽然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就国内贸易而言,仍然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问题,甚至出现省际摩擦系数较大。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反映到物流业领域,就是物流过程受到条块分割的严重障碍。
五,再次强调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决定》再次重提并坚持这一基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这在我国的物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如公有制物流业发挥了主体作用,如国有、集体以及一些股份制物流企业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港口、"五大载体"方面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同时各种类型的民营经济(个体、私营、外资企业)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新兴的配送中心、快递、物流园区、收发快递业态建设等方面更是如此,而且民营经济十分活跃。
六,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决定》再次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比如说,我国有农产品产量达到19.23亿吨,农产品物流相对滞后,至今,我国农产品物流占全国物流总额的比例连续9年下降,2012年降至最低点,仅有1.38%,农产品物流的增长率也由2008年的17.6%下降至4.5%,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