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现代物流报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民营公路物流企业如华宇、佳吉、宝供、远成等纷纷崛起,至2005年的十年间,这些企业在填补市场空白的过程中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累积,规模迅速壮大。再看从2005年至今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其中一些企业发展势头依旧强劲,但一些企业却正在慢慢黯淡。
十年兴衰两茫茫。2013年,前有创办18年的通成物流倒闭,后有前华宇物流创始人王振华二次创业的华驰物流低调解散,有报道称王振华罹患癌症,本报记者从前华驰物流内部人士处获悉,王振华患上的是白血病,不禁令人惋惜。而近日,天地华宇也正式被中信产业基金宣布收购成功。可见,公路物流行业已经开始进入变革期。
传统公路物流企业应该看到,我国公路物流市场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适者生存法则开始显现。创业难,守业更难,企业在自我更新和供需变化的双重挑战中,急需进行自身转型突破的"二次创业",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保持基业长青。
企业面临变革
有人说,中国民营企业十年一个坎,这似乎正与中国民营公路物流企业发展规律相契合。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创业的一批公路物流企业,到2005年前后出现了一些状况:1994年创立的佳加物流,2006年被通成物流合并;1995年创立的华宇物流,2005年被荷兰TNT全资收购;1995年创立的佳宇物流,2007年被美国耶鲁集团控股;1999年创立的大田物流,2006年出售合资公司股权和自身快递业务给美国联邦快递......
当然,在上述民营公路物流企业的"阵痛期",也有一些企业支撑至今,比如佳吉快运就在民营同行被高价收购时拒绝被收购,一口气发展到如今的零担运输前三强。但佳吉快运创始人付长明也曾坦言:"从一千万增长到两千万不难,但从一亿增长到两亿就是另外一回事。"
任何一家企业,不可能永远处于发展上升期,到一定时期,企业自身就会遇到发展瓶颈。物流企业亦不例外,尤其是当前阶段的我国传统公路物流企业,在面临重重压力下,企业利润摊薄、发展动力不足,无法再利用原有的草根型创业模式寻求发展,在物流业这条"高速公路"上,超车与被超车随时随地都在上演。
"企业发展呈现波浪形规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传统公路物流企业已经进入瓶颈期,需要进行一次企业自身的变革。"德利得物流公司运营总监、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恽绵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物流企业发展到一段时间后,就会进入到一个"阶段发展自由点",此时的企业无论如何都无法再向上发展。恽绵经过调查发现,当前很多物流企业都面临这个问题。
新杰物流集团总经理王坚同样认为,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传统公路物流企业需要转变思维,改变不利于企业现代化发展的习惯性做法,以适应新环境和新市场,"传统公路企业如果还想在这个行业里面做下去的话,就需要调整模式,需求改变,不调整只有死路一条。"王坚指出。
可见,我国遭遇瓶颈的传统公路物流企业急需一次"二次创业",激活自身资源,打开再发展窗口。
2005年至今不到10年,已经出现天地华宇再次易手、通成物流倒闭的事件,可以看出,在成本、竞争、供需变化等多方压力下,传统公路物流企业再一次面临"波谷期"。在恽绵看来,企业内部的瓶颈是当前企业有必要进行"二次创业"的重要原因。
有行业内人士认为,战略与思路是促使我国传统公路物流企业必须改变的首要因素。一些企业缺乏战略思维,企业战略定位、战略方向不甚明确,无法摆脱传统的经营习惯,导致"随大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存在,更甚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战略缺失,一旦发现问题所在,往往为时已晚。而在思路上,传统公路物流企业创始人普遍存在知识水平低下的情况,企业高层思路走不出去,企业自然无法再次创新发展。
现代化物流、国际化物流的大趋势下,公路物流行业日新月异,战略上的顶层设计决定企业最终能走多远。顺丰速运创始人王卫"三个月不创新和变革就感觉危机四伏"的想法,或许值得我国传统公路物流企业思考。
供给成本上升
公路物流企业现阶段面临成本上升、竞争激烈的供给环境,正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新杰物流总经理王坚认为,传统公路物流行业外界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营改增税收制度在短时期内还会不断增加公路货运企业成本,企业劳动力和燃油成本也在不断上升,此外运营车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车辆大型化趋势明显,国家对公路物流企业环保方面的要求也日益严格,等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传统公路物流企业已经不能再沿着老路走下去。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运输型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8%,增幅回落26.4个百分点。而2006年的数据显示,从1994~2005年的11年间,民营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每年增幅达30%左右。
今年上半年,物流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速稳中放缓。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3.1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与2012年相比,大部分企业收入和利润平稳增长,增速有不同程度下滑。
除成本明显上升之外,公路物流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一方面,随着技术更新、管理创新、资金渠道获取、新兴模式突起等因素的不断变化,公路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与产品越来越具备内涵,企业内部运营机制、组织体系等也都越来越科学,行业内竞争激烈。
另一方面,参与到公路物流竞争的跨行业企业越来越多。一些大型工商企业如海尔、TCL、双汇等,都纷纷建立了下属的物流企业,染指公路物流市场,这些物流公司在为本集团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正在加快转型为社会化的公路物流企业。此外,如铁路、仓储、货代等企业,也都涉足公路物流业务,今年铁路货运改革下,铁路零担再次杀入市场,就对传统公路零担物流企业提出挑战。
需求变化快速
公路物流企业是否需要"二次创业",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市场需求环境的变化。从发达国家公路运输企业物流业务开拓和创新的经验中可以看出,根本上讲都是基于物流需求方变化而引起的,例如商贸业中大型商场供应渠道和配送方式的变化,制造业中采用JIT即时库存管理、寻求物流服务外包等,都直接影响了其对物流服务内容和质量的要求。
这种质量上的物流需求变化,在当今我国公路物流行业中尤其明显。一方面,随着中国制造业、商贸业的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升级版"呼之欲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物流服务进行外包,这对物流服务标准化、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呼吁公路物流企业能够协同相关产业发展,推出更具专业化的物流装备技术和更高效的物流服务。
另一方面,客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变化还体现在一体化的供应链整合上。物流需求方要求在提供运输服务的基础上,还能提供仓储、包装、订货、信息、金融、咨询等多种服务。所以,可以为客户量身打造供应链服务,提供全方位、高层次物流服务的公路物流企业将越来越受市场的欢迎。
此外,互联网信息化下的物流需求变化愈发强烈。电子商务、车联网、GPS等应用的普及,无形中给公路物流企业带来信息化建设的压力,但同时更是机遇。企业需要的信息化建设不仅限于财务、办公等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更多的是需要形成与客户相互作用的信息化平台,为对接社会化的信息平台做准备。
物流需求数量上的变化,同样影响传统公路物流企业考量自身发展。总体来看,我国物流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但不同细分领域物流需求变化显著。近期,德邦物流进入快递业,正是看到了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相对零担可观的利润空间,这可以看做是德邦的一次"二次创业"。事实上,零担物流与快递物流交叉融合也正是当前公路物流行业的一种趋势。
总体来看,我国公路物流需求还将不断上升,但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快递物流、城市配送等细分领域的需求增长幅度明显快于传统市场,寻求突破已有领域,发展更具潜力的细分市场也是公路物流企业"二次创业"的动力之一。
处于物流需求不断变化中的我国传统公路物流企业,不能再以"靠人脉"来维持与客户的战略关系,而需要更强的物流技术、更多的物流服务和更完善的运营体系来支撑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