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 作用凸显
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到:"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工厂、智慧物流等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商店、智慧商圈、智慧物流,提升流通供应链智能化水平"。
显然,针对智慧物流国家已然给予高度重视,对此罗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国务院及各部委发布多个针对智慧物流发展的综合性政策和专项指导意见,一方面彰显了在现代物流发展中智慧物流有着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赋予了智慧物流推动现代物流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的重任。
在建议中,罗霞指出:作为物流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等方面,智慧物流都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些人士认为,智慧物流甚至可以成为我国对外输出的一种软实力。
而且,面对消费升级、新技术快速发展等趋势,一些企业早早在智慧物流领域布局,目前包括无人机、无人仓、智能分拣、智能机器人甚至无人配送站等的应用,都在助推行业更好地完成创新升级。
发展迅速 问题仍存
正如前文说到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和传统行业相融合,为其附能,创造新的价值。其在物流这一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里,应用尤其广泛,无论是车货匹配、多式联运、众包运力等领域,还是移动支付、电子面单、信息系统等技术,物流智慧化的进程都在不断提速。
今年年初,有关机构发布了一份《中国智慧物流发展报告》,报告一方面指出了技术方向,如无人机、机器人与自动化、大数据等即将商用,可穿戴设备、3D打印、无人卡车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也会逐步成熟之后开始广泛应用,另一方面更预测到2025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只是前景虽然十分看好,可在现实当中问题仍存。在建议中,罗霞就指出了智慧物流发展面临的三大症结:
① 智慧技术应用水平不足。罗霞认为,虽说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已然取得快速发展,但放眼到物流领域,其在普及程度和应用的成熟性上仍然不够。
② 物流信息孤岛问题普遍。罗霞指出,信息屏障还是存在,这对智慧物流发展是种制约,不管是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不同企业之间,还是上下游之间,问题都需解决。
③ 复合型物流人才很缺乏。作为物流教育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罗霞对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关注更甚。她表示,既懂物流供应链,又懂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和理念,这样的人才十分稀缺,这样的缺口必须通过更好的校企合作来弥补。
三条建议 逐个落地
那么,面对问题的提出,又要如何去解决?罗霞带来的建议中,明确提到了三个方面:
其一,加强政策引导,进一步促进新技术的普及应用。
①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鼓励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在物流操作中的广泛配置,持续优化传统物流行业的成本和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② 加快发展智能经济,鼓励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物流机器人、自动化分拣等新设备在物流企业中的广泛使用;
③ 加快发展绿色经济,鼓励新能源汽车、电动叉车等新载具的广泛运行,同步跟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充电桩、充电站在物流园区的配备;
④ 大力发展共享经济,鼓励共享货车、可循环托盘等新模式的广泛推行,充分释放闲置的设施设备资源和运营服务能力。
其二,推进标准体系建设,促进信息互联共享。
① 建议国家加快物流行业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加强不同运输方式物流标准的协调衔接,促进上下游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打破不同物流信息平台之间的互通障碍,从目前的公路运输车货匹配为主,向铁路、水运、航空 等多种运输方式进行全面的覆盖;
② 建议物流管理部门进一步开放共享物流信息,促进公共物流信息的协同发布,满足企业对公共信息的客观需求。
其三,大力推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① 促进高校和研究部门加强智慧物流相关的复合型人才教育工作,适时优化和完善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培养和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智慧物流领域;
② 完善复合型人才库的建设,设立具有相当吸引力的人才引进计划和奖励机制,广泛引进全球物流领域的高端人才。
采访最后,罗霞指出,目前我国物流教育发展很快,企业对物流人才也是求贤若渴。这为实现更多更好的校企合作奠定了基础。
罗霞举例称:目前贵州就在着力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而"云上贵州"已经成为该省的一张新名片,在这里西南交通大学就与不少企业如货车帮等有着良好合作,如今成果颇丰。
罗霞希望,在智慧物流的发展上,院校和企业可以更多携手,在人才供给上做到质与量的双向提升。如此,才能为中国物流智慧化进程跑出加速度、中国智慧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