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常态下推动物流企业的发展 (下)
来源:大理沧龙物流有限公司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5年3月17日 点击:1969次
物流是一个重在资源整合、靠管理出效益的行业。新常态下,我国物流业的增长将从规模速度扩张阶段转向质量效益阶段,新增长意味着企业将更多转向效益优先、结构调整、创新支撑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等多措并举的轨道。
优先将效益作为考核物流企业业绩的核心指标
同其他行业一样,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是考核物流企业的两个基本指标。收入规模是企业彰显实力、防范风险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物流企业管理出效益的基础和依托。总体来看,我国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偏低。2014年,我国前50强物流企业的主营总收入8233亿元,仅占同期我国500强企业排名前50强企业的3%,仅占同期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的8%。要提升我国物流企业的收入规模,一靠企业自身的内生发展,二靠借用外力并购重组。研究德国邮政(DHL)、美国联合包裹(UPS)、德国辛克(DBSchenker)、荷兰基华(CEVA)、中东致力(Agility)等这些全球前10强物流企业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大规模的资本并购是他们做大业务规模、拓展新业务、进军新市场的重要手段。
基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现状,笔者认为,除在国内快递、公路货运、一些行业物流等少数市场容量大、业务增长快的领域,或有可能发生行业外部资本并购业内企业的事件,而在其他众多物流业务尤其在国际货代物流领域,开展资本并购的机会不会很多,物流企业内部之间发生横向重组并购的几率也不大。再反观前些年一些外资企业并购国内一批民营公路货运企业的案例,真正成功的并不多,说明并购需要一定的市场条件和文化因素。同时在新常态下,资源配置和重组将更多依靠市场自发而不是行政力量。这些或许说明在行业成长期,苦练内功,走内生增长之路是多数物流企业的现实选择。
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常态下,除经营国内快递、冷链等少数与民生相关的物流业务外,物流企业要保持前几年主营收入10%的年均快速增长,已非常困难。在增量不大的前提下,应把经营重点放在存量的优化和提升上。适应新常态的要求,物流企业应把考核增长的核心更多放在主营业务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效益指标上。
着力将结构优化作为加快物流企业转型的重点
我国国内经济韧劲足,回旋余地大,带来国内物流市场空间大,业态多样,但"小、散、弱"现象严重。针对于此,近年来,公路货运领域平台整合的现象风起云涌,资本助力国内快递企业成长壮大,电商做快递、快递做电商等产业融合的趋势加剧。结合市场特点,国内物流结构调整的指向是通过加强企业的集约化和专业化经营,提升运输、仓储等单一基础性操作服务的运营质量,大幅增加专业一体化和供应链管理服务等整合增值性服务的比重。
现阶段,国际物流的经营主体是国际货代企业,可控关键资源少,管控模式落后,经营模式雷同,海外网络薄弱造成其全程服务不强。新机遇意味着新增长。国际货代企业转型的重点是新常态下借力国内大型工商企业"走出去"和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机会,以发展工程物流、国际采购物流等专业物流为载体,向现有业务的两端延伸,提升全程服务的比重和能力,其中关键是向海外段延伸拓展。如依托海外工程物流项目的带动和辐射,通过合资、联盟、并购等形式,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非洲、拉美、中东欧等新兴市场,自建运营网络,采取反向营销、培育人才、实体投资等措施,搞好属地化经营,以加强在当地的存在,输出我们的行业服务和管理。这或是不少国际货代企业调整业务布局的必由之路。
拿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来说,综合物流是集团的第一主业,从收入规模看,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综合物流企业。但客观看,国际货代所占比重过大、国内物流比重较小,这或是集团现有物流业务结构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新常态的要求和集团的资源条件,通过系统资源整合和加大资源投入,加快发展国内物流;通过优化货代管控模式、加快海外网络布局、大力发展工程物流,以做强做优国际物流,在笔者看来,这或是集团未来调整业务结构的大方向之一。
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物流企业发展的自觉行动
新常态下,物流业增长的动力同样来自创新,整个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归根结底也要靠创新来实现。新一届政府着力简政放权,致力于打造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营商环境,这将为广大物流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土壤条件。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物流服务本身就是制度创新的产物。当前,重提制度创新对物流经营有现实意义。现阶段,民营、外资和国有三类物流企业千帆竞发,民营企业成长快,富有活力,数量居多,但从收入规模上,国有物流企业暂时居上。如何将民营物流企业的效率、外资物流企业的管理和国有物流企业的资源有机融合,选择在市场容量大且成长快的领域如冷链、农产品、物流园区等国内物流及工程物流等国际物流作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应成为新常态下有关各方认真思考的一大问题。
技术创新给物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机遇。一方面,物流装备技术革新和升级的步伐加快,运输配送车辆向高端化发展,新型叉车、货架、分拣输送设备和自动化立体仓库等竞相涌现,既有效满足了客户需求,也缓解了行业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自动化和移动互联这五大信息技术被日益广泛运用到物流领域,不仅大大提升了实体物流作业的效率和质量,更为重要的是,迫使物流企业应紧跟时代脉搏,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业务,将信息化建设和运用打造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物流服务全程的透明和可视化管理。
管理创新是物流企业经营的永恒主题。如笔者强调,物流作为整合性服务,经营发展的要义重在资源整合和管理创新。基于物流的特点,管理既包括对仓库、车辆、设备等"硬件"的精细管理,又包括对投标、流程、分包商、风险、人才、文化等"软件"的创新管理。近期,快递企业出现的用工荒,再次说明具有职业素养的人才已成为各类物流企业转型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国内物流强调客户黏性,注重流程管理和价值驱动,在挖掘和引导客户需求、行业流程设计和再造、项目执行环节(如库存管理和配送)精细化操作、节能环保、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创新点很多,相对来说,国际物流因业务特点导致客户黏性较差,管理创新的重点在营销创新、海外网络体系构建、作业流程的重组优化、复合型职业化人才的培育,其中的难点和关键在于营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