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投资找到新出口
来源:大理沧龙物流有限公司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4年5月30日 点击:2996次
日前,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必须要考虑到让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能够赚到钱,只有实现盈利才有可持续性。
此次国务院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让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进入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领域。我认为国务院在此时此刻出台这个决定具有相当的正能量。
首先对中国经济下行的趋势,此举通过让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投资领域,对于稳增长十分有利。
其次民间资本会首要考虑投资回报率问题,如此一来也能够确保投资的质量和准确性。
再次,这样能够帮助规模庞大的民间资本找到新的出口,改变其一股脑涌入虚拟经济投资炒作的态势,转而进入实体经济。
总之,这一决定有利于民间资本可持续发展,同样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但是我们也不要高兴的太早,应当清醒认识到民间资本带有明显的逐利性。要想让社会资本进入这种带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以政府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领域必须要考虑到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这种投入是否能够真正赚到钱。也就是让"在商言商"的社会资本实现足够的回报,让他们真正获益。
第二个问题就是必须要注意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之后对其进行的保护,换言之就是政府要有更好的契约精神,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氛围。长期以来,市场因素以外的因素使得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充满担忧。
事实上,这种案例屡见不鲜,例如浙江金温铁路,是新中国第一条股份制铁路,由著名学者南怀瑾出资与当地政府和铁道部共同修建。但因路网使用权和通路权矛盾不断,车次安排、运行等很难与国有铁路融合等等各种原因。最终投资方退出,金温铁路收归国有。
还有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武汉市曾采取"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运营"的模式,下血本投入上千个站点、10万辆自行车......初始阶段也有百万人办卡,然而由于管理维护成本高、后期管理脱节,企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4年后陷入"车辆少、租车难",部分站点瘫痪的地步,"民心工程"竟然成了"闹心工程"。
综上所述,要让社会资本进入从前以国企投资的领域,我们就要未雨绸缪预估到社会资本的顾虑,提高其投资的积极性和安全感。
第一要敢于把一些有投资回报率的好项目拿出来让社会资本进入。
第二,通过简政放权提高政府的契约意识,让社会资本的中长期投资有稳定预期。
第三,要加大混合经济所有制力度,让社会资本既可以通过单个投资的方式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也可以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方式和国企或外资等各种所有制形式共同打造投资平台,从而规避风险,提高积极性。
第四,进一步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民间资本和国企、政府在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内进行竞争。只有这样多管齐下就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投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