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物流报
国家邮政局近期发布《寄递服务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指出寄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违法泄露用户信息,将承担法律责任,并从制度上对寄递服务用户个人信息流转涉及的各方主体、各环节进行规范。
长期以来,快递行业个人信息贩卖情况就很严重,严重危害到个人的信息安全,也影响到了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定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但一直是屡禁不止。此前就曾出现多家快递公司的大量快递单信息被明码标价公开出售。
快递行业信息泄露顽疾难以根除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一个关键因素在于相关行为的法律责任不明确。
对于快递企业泄露用户信息行为,到底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鲜有明确、详细的规定。2012年12月31日颁布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也只是提到"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不得违法提供从事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至于如何担责并没有明确条文。显然,类似这样的法律规定过于软弱无力,对于快递企业泄露用户信息行为很难起到实质性的遏制作用。在没有法律责任担当的情况下,快递企业自然是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了。
相比之下,此次出台的《规定》对相关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了强化。《规定》明确,寄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违法提供寄递用户信息,尚未构成犯罪的,依照《邮政法》第七十六条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处罚力度加大,对行业形成了一定的震慑力。
此外,《规定》还明确了赔偿责任,规定寄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因泄露寄递用户信息对用户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属于从业人员违法泄露寄递用户信息造成损失的,寄递企业应当依法进行赔偿,并向从业人员追责。《规定》强化了寄递企业的责任,倒卖用户信息的风险大大增加,成本大为提高。为赚小钱却导致巨额赔偿,得不偿失,快递企业自然会仔细掂量值不值得。与此同时,肩负责任会倒逼快递企业自觉强化内部管理,自觉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防止员工泄露用户信息,减少技术漏洞带来的安全隐患。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规定》强化落实、严格监管,使得快递行业贩卖个人信息行为得以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