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物流报
现代物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广大民众的发展息息相关,支撑着其他业态健康良性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物流业自2009年列为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之一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政策,不少地方也纷纷出台政策促进物流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仅2013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3.1万亿元,占GDP比率为18%,但整体上社会物流规模增速呈现回落态势,特别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下,难以适应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企业对物流技术研发的投入。
一是仓储业赢利能力低下,投资回收期长,导致了简易仓库、临时仓库的大量出现,扰乱市场,且政务监管体系尚不成熟。二是运输环节的公路收费仍然较重,且收费标准并不统一。三是燃料费成本较高。物流成本中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重型卡车尤其是牵引车燃油费约占总使用成本的50%。油价上涨,物流业受的影响首当其冲,以快递业为例,燃油费用上涨直接提高成本,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企业只能靠规模和订单数来生存。
成本高企导致物流企业投入采购物流技术装备及物流信息软件的资金匮乏,难以实施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战略性项目,更无法开发增值服务产品,行业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态势。(二)产业集聚程度不高,服务能力与质量不足不高。
一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仍然存在"散、小、乱、差"的现象,物流企业之间的联合性差。二是相当多的物流园区仍以地方经营和物业服务等传统经营业务为收入,现代化的大型物流产业集群园极少,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与质量不足,严重影响了其他行业将物流业务外包出来的信心和积极性。三是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仍需进一步推进,多式联运尚未得到大面积应用推广,多种运输方式的数据信息没有实现有效对接,无法通过物流企业来向客户提供供应链一体化或运输综合解决方案。(三)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形成,供需矛盾突出。
一是专业设置不合理,仅有物流管理为财经类工商管理子类的一个专业,绝大多数高校(含高职)、职业学校仅有物流管理一个专业。二是全面对接物流行业的物流职业学院仅一所,一些如物流信息技术、物流金融、物流工程、机械市场急需人才以及冷链物流、食品物流、医药物流、钢材物流等专业性人才供不应求。三是物流职业教育的初、中、高级现代职业学校体系尚未形成,仅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技术专业具有高职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对口开学通道,且开学比例不足10%。
二、几点建议:(一)降低物流成本,引导企业投资物流技术研发。
一是以标准对仓库的经营进行准入评判,清查非法仓库,出台政策对仓储用地予以专门认定或等同于工业用地。二是继续加大对高速公路收费的监督力度,撤并不合理的收费站点,逐步降低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直至取消路桥收费。三是促进企业降低运输车辆空驶率,合理利用资源,推广新能源汽车使用,降低对燃油的依赖。四是积极引导企业大力投入现代化的物流设施设备,使物流信息软件如北斗定位系统,WMS、TMS等采取消费补贴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信息化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评选优秀信息化案例以推广,设定物流行业科技奖励基金。(二)鼓励区域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促进联网工程。
一是要大力鼓励区域非盈利性的行业组织、高校或有社会责任感和资本实力的企业建设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适时向市场开放组建运营企业来经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以以运营较好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范本,着手组建公益性、公共性、公用性的国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二是要促进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其他商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联网工程,促进公、铁、水、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以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支付结算等数据信息在平台上的交换共享使用。(三)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培育企业经营增值业务。
一是逐步淘汰或改造低端的物流园区,在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上,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建设相当一批现代化的集群式物流园区,对园区内物流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如税费优惠、信息化投入补贴等。二是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的经营物流增值业务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企业,如物流金融业务、定日运输业务,物联网技术型冷链物流业务、全程可跟踪的水陆联程业务等。三是引导企业实现横向间的或业务上的联盟,如北京-广州的专线联盟、信息化联盟等,在联盟内共享资源、节约投入、降低成本、开发业务产品。(四)对接产业需求,构建现代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为应对现代物流企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与趋势,一是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全国惟一的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构建从中高职衔接、高职专本科、硕士研究生一体的初、中、高级人才培养体系。二是上升现代物流列为一个专业类别,按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4个主要方向来设置该类别下的物流子专业,促进高等教育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