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2日,2025年春运画上句号。40天里,全省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4.46亿人次,约占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4.94%。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发送旅客6598.42万人次,同比增长10.61%。
从4.46亿人次的宏大叙事,到温暖归途的微观细节,2025年春运不仅是一组数据的突破,更是云南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当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基建,当出行需求碰撞服务创新,一幅"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新时代画卷正在云岭大地徐徐展开。
新纪录 多项数据创新高
40天,4.46亿人次跨区域流动,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四大动脉协同发力,织就了一张高效运转的立体交通网。
公路运输以4022.66万人次客运量稳居主力,同比增长14.07%。全省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达到41987.54万人次。其中,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37964.88万人次,印证了"自驾返乡出游"的强劲活力。
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护航旅客出行
铁路运输同样表现亮眼,发送旅客1485.44万人次,同比增长5.53%。春运期间,日均运能42.2万席,同比增加3.5万席,增长9.0%。春节期间高峰日(初六、初七)分别开行客车503列、499列,投入运能48.8万座、48.5万座,创国铁昆明局春运运能投入新高。中老铁路跨境旅客量突破4.2万人次,同比增长49%,磨憨口岸边检"春节返乡特别通道"让早上昆明吃过桥米线、中午老挝吃米粉成为现实。
春运期间,云南机场集团累计保障航班起降6.71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达946.3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5.0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28%、7.48%、4.06%。丽江、香格里拉机场因冰雪游火爆,日均起降架次同比增长22%。东航云南公司数据显示,长水机场-哈尔滨航线客座率达97%,南飞避寒、北上看雪成新潮流。
水路运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省水路运输发送旅客143.97万人次,同比减少4.64%。在一些重点水域,如昆明、西双版纳、大理等地,通过加强运力储备和统筹调度,优化航线布局,为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例如,大理市开通下关码头-金梭岛、塔村,喜洲-双廊2条临时水上公交航线,有效改善了春节期间交通出行条件。
新趋势 出行需求再释放
2025年春运,出行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新趋势,旅游流、务工流、学生流相互交织,"流动的云南"多元需求充分释放。
磨憨边检站不断优化现场勤务组织,开通边检"春节返乡"特别通道,上线运行旅游团网上申报系统,强化与海关、铁路等部门的合作联动,确保旅客通关顺畅。春运期间,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290万人次,超4.2万人次的跨境游客通过中老铁路往来,比去年春运增长超49%,极大促进了两地的文化交流,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旅客有序通过口岸
春运以来,铁路对云南旅游的带动明显,多地迎来旅游热。昆明站发送旅客377万人次,比去年春运增加33万人次;大理站发送旅客150万人次,比去年春运增加16万人次;丽江站发送旅客67万人次,比去年春运增加7万人次;香格里拉站发送旅客22万人次,比去年春运增加7万人次。
务工流和学生流依然是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铁昆明局为重点群体提供优先保障,累计发送学生旅客61.2万人次,并为务工人员办理109批1.3万人次的团体票务服务,还开行了昆明至杭州、宁波等方向的务工专列,有力保障了务工人员的出行需求。
冰雪游、避寒游、海岛游、山水游等旅游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春运期间,为了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各大航空公司增加了飞往云南的航班班次,各大景区也加强了管理和服务,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2月1日,云南省内航空运输进入高位运行周期,连续8天单日旅客运输量超过25万人次,其中2月4日、6日突破26万人次大关。
"国内客运市场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广州、深圳、北京等重点城市成为主要客流聚集地。国际航空市场延续回暖态势,恢复昆明至美娜多航线,新增大理至吉隆坡航线,计划恢复昆明至琅勃拉邦、昆明至东京航线。"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运期间,通过构建"国内高频+国际复苏"双轮驱动格局,航空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今年春运,自驾也是不少人出行的选择。以高速公路为例,8天春节假期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云南交投集团运营高速公路出口流量累计约1036.02万辆。其中,滇西方向车流量最多,占比52.51%。所属379个服务区共接待车辆565.34万辆、人员约1091.88万人次。
新变化 春运体验更舒心
春运期间,位于保山市的龙江大桥成为滇西的一个热门景点,不少游客停车后步行至观景台,欣赏大桥的壮观与龙江河谷风光。
在大桥上,AI智检无人机正式上线。通过搭载高清工业相机,无人机能借助AI图像识别技术,精准识别出桥梁表面的裂缝、锈蚀、混凝土剥落等各类病害,并根据病害的严重程度进行智能分级,不仅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还能及时发现桥梁存在的安全隐患,以数智化技术构筑了一道安全防线。
春运路上,"数字员工"的上线,助出行更通畅。在省内兔耳、大叠水、弥勒南、昆明南等收费站,智慧收费机器人站好春运岗,自助发放回收CPC卡、车辆检测、二维码读取、可视对讲、移动支付等操作熟练高效,大大提高了收费站的通行效率。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内的打火机领取"机器人"分拣运送旅客登机前弃置的打火机,起飞前弃置,返程后领取,从细节入手温暖乘客。
东航云南春节假期承运旅客近33万人次
春运归乡路上,云南省内各机场营造浓浓的年味和温馨的出行体验。西双版纳机场通过邮寄明信片、笔墨送福等形式,为旅客打造了一场充满人文关怀的出行体验。保山机场邀请旅客一起品味当地特色美食,设置制作台邀请旅客动手将水果串成串、裹上糖浆,制作专属甜蜜。迪庆机场工作人员穿上节日的盛装为旅客送上热气腾腾的酥油茶和特色小礼品,让旅客感受到来自雪域高原的热情。
国铁昆明局升级"舌尖上的列车美食",高铁动车推出16种冷链盒饭套餐,30元以上的冷链盒饭赠送酸奶,并从经济实惠、物美价廉角度出发,新推出猪扒盖饭套餐、鸡腿盖饭套餐、鸡排盖饭套餐、卤肉盖饭套餐4种30元及以下的普惠平价餐食。普速列车推出15元、20元、25元3个档次春运惠民盒饭,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高速公路服务区变身"文旅驿站",成为旅客体验经济新业态的场景。楚雄恐龙山服务区里,恐龙主题乐园接待不少家庭游客;普洱那柯里服务区设置咖啡品鉴区,云南小粒咖啡飘香一路。服务区不再只是加油吃饭的"中转站",也成为春运期间衍生消费的新场景。
从一票难求到说走就走,出行体验变化的背后,是云南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不断提升的运输服务给予的有力支撑,以平安、便捷、温馨为目标,守护着每一个春运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