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日均发送旅客6.3万人次,货运日均开行跨境货物列车14列......一季度,中老铁路客运需求旺盛,货运稳步攀升,累计发送旅客超574万人次,发送货物超487万吨,我省交通运输持续恢复。
今年以来,通过准确研判、有效应对公众出行结构变化新特点、新趋势,我省交通运输生产开局良好,总体呈现车流高、客流旺、行业稳的态势,既有质的有效提升,也有量的合理增长,彰显了云南交通运输市场的潜力、活力和韧性。
客运持续恢复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叠加学生流、旅游流、务工流等因素影响,居民出行需求进一步释放,综合客运整体呈上升趋势。
1月,春运拉开序幕、寒假到来,在各类客流的交织下,道路、铁路、水路、民航等营业性客运量全面上升,客运生产高位运行。其中,铁路及民航客运量涨势明显,铁路旅客发送量及民航旅客吞吐量环比分别增长31.29%、17.08%,同比分别增长30.39%、24.87%,迎来开门红。
春节假期前后,全社会人员流动显著增加,综合客运持续向好。云南省综合运输生产态势月度指数(TDMI)2月为107.97,为历史同期最高值,同比增长11.74%,环比增长9.41%。铁路、水路、民航客运均呈上升态势,铁路与水路客运量环比分别增加21.79%、120.41%,同比分别增加27.45%、41.5%;民航旅客吞吐量环比增加12.16%,同比增加27.59%。
"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创历史新高,探亲流、学生流等高位叠加,全省春运客运量达5965.67万人次,同比增长21.49%。铁路、民航客运频频刷新纪录,超过2019年疫情前的客运水平。"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完善,旅客运输结构持续优化,长距离运输以高铁、民航为主,中短途以道路运输为主。
因公路出行机动灵活,具有"门到门"直达的特性,叠加春节假期延长及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等因素,今年春运自驾车出行比重持续上升。春运期间,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总流量6436.45万辆次,较2023年增长6.02%。
货运平稳运行
3月25日,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累计开行突破1000列,运输货物量达到39.5万吨。不只是"沪滇·澜湄线",随着"澜湄蓉渝欧快线"、"中欧+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的持续开行,铁路货运量持续攀升,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从全省情况看,年初货运生产稳中向好。在节前备货和节日消费的双重带动下,消费品仓储业务活动趋于活跃,对综合货运生产平稳运行发挥了促进作用,道路和民航货运量有所上升。1月,道路货运量及民航货邮吞吐量环比分别增长9.44%、4.09%,同比分别增长46.01%、35.62%;部分地区出现的降雪和霜冻天气对物流在途运输、货物中转和订单完成造成影响,铁路和水路货运小幅波动,运量环比分别减少0.5%、11.49%,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
春节期间,蔬菜、水果、肉蛋奶等民生物资,煤炭、天然气等保暖保供能源物资,以及春耕备耕物资的运输需求旺盛,货运生产将保持平稳运行。
春运结束之后,综合客运生产自然回落,企业生产活动步入正轨,同时随着春耕春播工作陆续展开,农资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综合货运实现稳步增长。
进入3月,我省综合货运上升态势显著,货运量环比上升80.44%。其中,公路货运活力旺盛,占货运市场主体地位,生产恢复速度也最快,货运量环比上升84.16%。与客运情况相似,货运量的增长幅度大于货运周转量,短途市场更为活跃,铁路和水路货运小幅回落,货运量同比分别下降6.34%、9.63%。
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香格里拉首趟"公转铁"货运班列正式开行,全程物流成本可降低25%,将实现滇西北地区硫铁矿从公路运输转为铁路规模化运输。伴随工业制造、交通运输和消费品领域以旧换新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综合货运市场将继续保持积极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