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中,我市坚持以洱海保护和绿色发展统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巩固提升"6个两年行动"工作成效,系统实施"8个三年精准提升行动",统筹推进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力推动洱海高水平保护和流域高质量发展。
工作中,我市多措并举改善湖泊水生态。抓实初雨防控"八清"行动,2023年共计投入人工9.69万人次,投入资金1419.2万元,累计清理水生植物、垃圾、淤泥等58796.7吨。系统实施水生态修复,2021年以来投放各类鱼种和底栖动物共1007.07吨,种植海菜花、水生植物65万平方米,完成水生态修复6539平方米,实施大理市洱海西沙坪湾湖滨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等一系列湿地提质增效工程。在统筹洱海保护治理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苍山保护治理工作,林长制全面推行,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全力推进大理市35个洱海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项目,完成投资31.56亿元,稳步推进2023年27个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36亿元;加快实施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16个子项目,目前已完工1个。
通过不懈努力,洱海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透明度等指标明显好转,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洱海水质持续稳定向好,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洱海水质评价结果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洱海水质连续三年为"优",全湖水质时隔14年再次实现8个月Ⅱ类,洱海湖体透明度达到近20年最高水平。27条主要入湖河流中,24条水质达到Ⅱ类;洱海、阳溪等7件河湖被评定为省级美丽河湖,阳南溪、葶溟溪、波罗江等21件河湖被评定为州级、市级美丽河湖,洱海、阳溪被评定为2022年度州级绿美河湖;国考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考核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河(湖)长制工作获得水利部表彰激励。全国首家探索流域农业绿色转型科技小院落地运行,"顺丰洱海模式"持续巩固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明显。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入选全国"十四五"第二批项目清单,成功申报国家"无废城市"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