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

新闻中心

建广律师

快速联系

留言反馈
  • 地址:大理经济开发区满江红山路北段
  • 邮箱:dlclwl@163.com
  • 公司总部办公电话:0872-2487036
  • 公司总部业务电话:0872-2487176

逐“绿”思澜,勇“碳”新路

来源:大理沧龙物流有限公司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3年7月22日   点击:347次
字号:T|T

来源:云南交投普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2023-07-18 21:07 

山连环,水萦绕。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境内思澜高速公路"一头连着自然生态,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不仅是普洱市一条重要的东西向联络线,项目的建成通车还结束了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全国"直过民族"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澜沧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更是新时期云南绿色公路建设标杆。

       思澜高速公路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境内,项目主线全长124.686公里,澜沧连接线6.822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项目整体工程建设规模大,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情况复杂,生态环境十分敏感。为积极创建绿色公路,思澜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积极践行"生态引领、低碳集约、景观融合、服务共享、智慧创新"五大发展理念,分别代表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以"理念提升、创新引领、示范带动、制度完善"为主线,以"少扰动、速恢复、重安全、提品质"为手段,以"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满足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建"国内一流水准、亚热带山水特色鲜明"的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为目标,结合工程特征和环境特点,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充分展示特色民族文化,打造成为飞架山林间的桥隧之路和生态和谐的美丽之路,为云南绿色公路建设增添亮丽的一笔!

顶层设计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前期整体策划贯彻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思澜高速公路在前期立项时,就深入开展了绿色公路建设策划。在规划设计阶段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生态选线、避绕环境敏感点、少占高标农田等系列措施。项目办引进咨询单位编制了《思澜高速公路创建绿色公路实施方案》,印发了《思澜高速公路创建"绿色公路"管理办法》,明确了思澜高速创建"绿色公路"的建设要求、思路和目标,以及创建的主要任务与示范内容。

切实加强组织管理。项目办成立了思澜高速"绿色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健全了相关管理制度,同时邀请行业知名专家组成技术顾问小组,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和技术保障。为了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2020 年 7 月项目公司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咨询单位召开了"思澜高速公路创建绿色公路实施方案宣贯会",指导督促各参建单位实施创建示范工程的各项技术和工作内容,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公路示范工程的建设落实。

文化传承 打造文旅新地标

文化融入路域景观。思澜高速项目经过的思茅区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风土人情各异,同时有着丰富的茶文化,沿线文化多元交织。项目以沿线观景台、隧道洞口、挡墙等为载体,通过小品、图案等形式展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茶文化,最终将思澜高速打造成为多层次、多色彩和高品位的美丽公路。

       景区化服务区打造。思澜高速服务区在基本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实施了景区化改造提升,改造提升后的服务区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环境优美、景色怡人,不仅有观光客栈、房车营地,还有小游园等休闲场所,为司乘人员提供了舒适的出行和游览环境。同时,服务区结合少数民族特点,普洱茶文化、茶马古道历史等内容,打造了具有不同民族风情特色的主题服务区,引入茶文化体验等业态,提升服务品质。

生态引领 开发与保护实现双赢

项目始终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由于沿线生态环境敏感,针对路线穿越亚洲象栖息地、澜沧江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区及糯扎渡自然保护区均开展了专题研究,制定并实施了鱼类增殖流放、生态监测、亚洲象保护及防范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实现了路与生态相融共生。

       生态选线及边坡生态修复。项目应用了亚热带山区高速公路生态选线及设计技术和山区高速公路节地选线技术,进一步解决资源冲突问题。推进边坡生态修复工作,边坡绿化优先采用本地植物,对一些当地长势较好,生命力较强的一些植物进行了研究,选择粽叶芦、葛根藤两种植物纳入边坡草种的配比中。

多措并举保护亚洲象生境。思澜高速公路沿线活动的象群主要有南屏镇象群、六顺镇象群以及云仙乡象群。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多措并举进一步推动象群保护工作。一是优化部分路段施工方式,以桥代填、以隧代挖减少对象群迁移路线的影响;二是强化监测,在象群频繁出现的重要路段红外相机实时监测,设置安全护栏和动物通道;三是加强管理,禁止施工人员越界施工和破坏征地范围外植被行为,在路线相关段双向设置野象出行的警示牌、禁鸣标志和减速行驶标牌。

珍稀鱼类资源保护。线路穿越的澜沧江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澜沧县境内的澜沧江流域,项目施工过程中采用以下措施对鱼类资源进行保护,澜沧江特大桥为采用主跨为180m连续刚构桥,大桥不涉水,以减少对水体的影响;施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悬浮泥砂的发生量且必须在指定地点倾倒,不得在沿途或指定点以外的河面随意抛泥;桥墩施工避开主要鱼类的繁殖期(3-6月),在10-2月进行开工,施工时避开清晨及江水大幅上涨时段;设置的弃渣场、表土堆放场和施工生产生活区均设在澜沧江短须鱼芒中华刀鲇叉尾鲇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边界以外。

永临结合 统筹资源集约利用

"永临结合"理念综合应用。思澜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循环利用就是最大的节约",通过采取施工便道与农村公路建设相结合、临时用电和永久用电相结合等措施,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总量和废物产生量,推进循环再生利用。

土石方合理调配与表土资源保护利用。思澜高速公路实行"零弃方"要求,在施工准备阶段根据规划论和最优化原理,对土石方工程进行挖、填方量的综合平衡,合理调配施工组织设计的工作,对挖方出土和填方进土的时间、数量、运输方向和线路以及多余或不足土石方的安排进行统筹规划。施工过程中,收集表土资源并集中堆放,后期用于取土场、弃土场等临时用地的复垦及公路绿化。

隧道洞渣全方位利用与洞口"零开挖"建设。全线共有隧道单幅56座/80738米,其中特长隧道4座。思澜高速公路利用隧道弃渣资源,将隧道弃渣通过"三级筛选",灵活用于路基填筑、混凝土挡墙等地方。项目隧道按"早进洞、晚出洞、零开挖进洞"进行隧道洞门设计,因地制宜选择洞门型式,同时采用管棚法、地质超前预报配合"零开挖"进洞,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洞口周围的林木和植被。

精细管理 工程植入低碳基因

标准化建设管理。项目办建立了规范的项目管理体系,制定了《项目标准化建设考核办法》《思澜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预制梁场标准化建设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小件预制场验收细则》《预制梁场验收细则》等实施细则,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调整了《临建设施标准化审批表》《临建设施标准化验收审批表》表格,确保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

施工标准化建设。项目积极推进"两区三厂"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场站标准化建设。在桥涵台背回填标准化施工、高边坡防护、桥梁、隧道、路面、交安、绿化、机电等方面进行了施工标准化建设。

强化低碳节能降耗。隧道机电设计充分考虑节能降耗,推广应用节能灯具、隧道反光环技术、供配电节能技术、通风照明智能控制,降低隧道运营能耗。

智慧创新 贡献成套绿色经验

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以实现智慧质监、提升道路工程质量为总体目标,推动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在思澜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采用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智能张拉压浆控制平台、澜沧江特大桥监控测量系统和谦迈河特大桥监控测量系统等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实现工地现场安全可视化、成本可控化、管理智能化、监测自动化,提升质量安全精准管控能力,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效能。

积极开展四新技术应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应用微小创新与四新技术。推广"三微改"成果--设备微改造、工艺微改进、工法微改良。在施工过程中,将各参建单位的技术优势结合,鼓励施工班组和一线人员开展工艺、设备、工法、管理等"微创新",提升质量安全技术保障水平。应用"智能张拉技术""拌合站粒料分离机""聚能水压光面爆破技术"等新技术,通过对先进、成熟工艺征集、汇总、审查,将微创新技术推广贯彻到各施工标段中。同时思澜高速选择澜沧江特大桥为项目BIM技术应用示范点。完成了同类型桥梁结构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过程分析和构工程问题的实验研究与技术验证。通过多项实验以及实际工程项的研究,完成了市面主流三维扫描仪器的研究,掌握了各类型扫描设备的关键性能,并实现了融合BIM与三维扫描检查结构的几何质量与缺陷。

大力推进科研技术创新。思澜高速立足项目实际,积极推进先进技术开展科研攻关,发表多篇科研论文,同时组织开展了《基于BIM与实现捕捉系统的山区大跨径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特长隧道施工混合循环间歇式通风安全技术科行性研究》、《波纹钢拼装式连拱明洞结构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基于BIM与实现捕捉系统的山区大跨径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基于云平台的预应力梁板预制监测系统研究》等研究。开发完成了《预应力梁板预制监测一体化平台》和Android端PDAApp开发。建立基于RFID技术和二维码技术的《梁板身份管理子系统》。完成2个软件著作权《预应力梁板预制监测一体化平台》、《梁板身份管理子系统》并在相关部门进行了登记。

小节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思澜高速在建设期间注重全寿命周期设计、强化工程管理、鼓励技术创新,工程质量、安全保障落实到位,积极从资源节约、设备与工艺节能、新能源利用等方面助力双碳目标,推动交通绿色低碳发展。同时,结合地域特色及地方民族风情,打造了一条富于茶城风情魅力的和谐生态之路,人文景观、生态景观亮点突出,在创新方面和科技研究方面形成了较高水平的特色经验和成果,具有较高的示范推广价值。(云南交投普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白祖应、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马晶玮、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李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