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

新闻中心

建广律师

快速联系

留言反馈
  • 地址:大理经济开发区满江红山路北段
  • 邮箱:dlclwl@163.com
  • 公司总部办公电话:0872-2487036
  • 公司总部业务电话:0872-2487176

G20北京能源部长会对未来天然气的政策制定产生很大促进作用

来源:大理沧龙物流有限公司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6年7月26日   点击:1656次
字号:T|T
       在刚刚闭幕的G20北京能源部长会期间,"G20天然气日"发出了 "让天然气成为世界的主力能源" 的响亮呼声。会议达成的《G20天然气日活动成果报告》共识,无疑是近年来燃气界收到的最令人振奋消息。
       "G20天然气日"由国家能源局和国际燃气联盟(IGU)委托北京市燃气集团牵头承办。近日,记者专访了北京市燃气集团董事长李雅兰女士,请她畅谈了筹办本次天然气日活动的心得感受,以及对中国天然气的下一步发展建议。

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中国能源报:这次G20天然气日达成的共识会加速中国相关政策制定吗?
李雅兰:我认为会议发出的声音、达成的共识会对未来的政策制定产生很大促进作用。如我在天然气日高峰论坛上所说,当前发展天然气有需求、有资源,也有成功的示范,再加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我们有信心让天然气也成为中国的主力能源。
表面上看,天然气在经济性上似乎无法与煤炭相比,这使得"煤改气"推行起来并不太顺利。但如果把使用天然气后减少占地,富裕土地的价值、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后节能的效果,还有使用天然气后减少的热网投资和输热损失等因素综合计算,改用天然气后成本增加有限。
中国能源报:就您这么多年的从业感受讲,中国城市燃气目前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李雅兰:从全行业角度而言,目前中国天然气发展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储气调峰能力不足。按照国际惯例,一国储气能力应达到该国总供应量的20%-30%的,如法国约30%,美国约25%,日本约20%。中国可能也就2%-3%。北京虽然现在已形成多气源供应的外部供应体系,我认为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储气调峰能力至少要达到30%,现在看来差距还很大。

 

面对能源转型,天然气要有行动

       中国能源报:这次G20北京能源部长会呼吁让天然气成为世界未来的主力能源,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李雅兰:世界能源消费未来无疑要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但这个"未来"要多长时间有太多不确定性。目前看来可再生能源主力时代来临还很漫长,而能源转型必须推进,显然目前最经济、最现实、最可行,能为大众接受且基础设施条件又好的,应该就是天然气。所以不应该把天然气当成走向可再生能源的"小渡船",它应该是一艘需要远航的"巨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给天然气一个特别清晰的定位,这个行业很难再进一步发展。

       其实大力发展天然气,也并不是要排斥可再生能源。通过天然气和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耦合,最终也将助力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可再生能源时代也才有可能性。所以天然气至少在现阶段应该是要发挥主力作用的一种能源。
       所以说这次"G20天然气日"的举办,无论从政府角度,还是从企业期待角度上讲,是很有深意的。请您总结一下本次会议亮点。
李雅兰:"G20天然气日"这样的活动在IGU和G20历史上均是第一次,且通过天然气这个"纽带"将IGU和G20结合在一起也是第一次。历来的能源部长会议都是呼吁可再生能源发展,这次同时呼吁天然气发展,本身就是把天然气放在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这在天然气的发展历史上也是一次创举。

       其实我们想向整个能源行业包括政府传递一个声音,请大家给予天然气关注和重视,而能源转型天然气要有行动。

       中国能源报:近两年,车船天然气发展增速放缓,如何渡过眼下困境?
李雅兰:就目前车船用天然气推广而言,我认为一定要有政策引导,市场才能跟上。否认电动车是未来的方向,但这个未来需要很长时间。电动汽车可以做研究、做示范,但不具备经济性市场化推广条件,因为就其自身而言,面临的问题还很多。
事实上,无论从环保角度、经济性角度还是市场推广角度看,天然气汽车都很有前途,但由于目前政策定位不清晰,中央政府并没有出台相关支持文件,再加上近两年几次气价上调和油价大跌,对车用气市场造成了很大打击。在此,我们呼吁政府出台鼓励天然气汽车发展的政策。
关键在于决心和方向
中国能源报:北京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用气城市,2015年,北京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达到22%。但一直以来,市场普遍认为,北京由于特殊的政治和经济优势,天然气发展经验并不可复制,对此您如何看?
李雅兰:过去资源、价格等曾经困扰天然气发展的问题,在今天,此二者都已不是关键制约因素了,关键还要解决认识问题。北京的发展经验不是不能复制,而是从什么角度去复制,要从认识层面、行动层面看北京的"所作所为"。北京天然气发展的示范意义在于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行动方向。
北京天然气发展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北京政府旗帜鲜明地支持天然气发展:一方面,通过政策调动用户用气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营造良好市场环境调动企业积极性,促进发展。
       我希望大家不要有这样的误区,认为只有经济实力强才能大力推广天然气。确实,大力发展天然气需要一定经济基础,但这不是唯一条件。其实本世纪初开始,北京市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几乎完全依靠企业投入,而北京基础设施水平在国内、国际都是领先的。事实上,随着价改的深入,过去,由于价格机制未捋顺所带来的补贴问题,已经不再是制约天然气发展的因素,全国其他地方在发展天然气上向北京看齐是有条件的。
       总结来看,"在行动上持续跟进,发挥示范效应、带动全局发展"就是北京的重要经验。多年来,我们采取"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城市到农村"的策略,注重发挥示范效应,逐步推进市场发展,带动全局发展,到今年年底北京五环以内将实现无煤化。
今天,北京周边有些城市,经济基础与北京相比确实有差距,但纵观目前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天然气供给充裕,和十几年前的北京相比,很多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条件要好很多,具备大力发展的条件。

企业要主动作为

       中国能源报:作为国内最大的单体城市燃气企业,北京燃气的发展经验是什么?
李雅兰:事实上,除了北京市政府大力支持外,北京天然气发展也离不开企业的主动作为。
在资源方面,北京最开始天然气资源保障度也不是很高,最初北京只有一条管线供应天然气,我们戏称"单线吊葫芦",我记得当时北京的公用局局长就说的很清楚,"地下储库建不成,都不敢接你的天然气",当然,这表达的是一种心情。但是,如果当时瞻前顾后,就不会有后来的快速发展。从一开始我们就在积极向上游争取资源的同时,通过强化管理,在运行上特别精心,确保了安全供应。在渡过最初的困难时期后,再修第二条管线、储气库、再增加更多的气源,资源问题也就逐步解决了。
       在下游拓展市场、让用户主动接受天然气方面:我们大力宣传天然气在减排、节能等方面的优势,积极配合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同时站在用户的角度帮老百姓算账,并主动提供过硬的服务等,这些均对促进天然气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主动作为"还体现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方面,2012年,北京燃气成为国内燃气行业第一个高新技术企业,随着自身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得到提升,这也为我们争取更多的资源、更好的发展环境创造了条件。

天然气发展需要合作、共赢

       中国能源报:近年来,北京燃气频繁"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同行业各项活动,目前已经成为IGU首席准成员及IGU亚太地区协调官,同时与国际能源企业建立了广泛联系与合作,相信这次在G20北京能源部长会期间能够成功承办天然气日活动,也和这种国际化历练不无关系。请您介绍一下北京燃气的未来国际化战略设想。
李雅兰:北京燃气的战略应该有两次变动,第一次是在2005年,我们提出了"立足北京,内外并举,专注燃气,上下延伸"的发展战略,那时其实就是一个理想,初步是想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能源解决方案,使用气更方便一些、选择性更大一些。在 "十一五"末和"十二五"末总结时,我们欣喜看到北京燃气的成绩单:差不多五年左右,从气量、销售收入、到利润都翻一番,也就是约五年再造一个北京燃气。所以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我们想主动融入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寻求探索全产业链、国际化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企业。同时我们也想通过"走出去"和国际化把北京的经验"带"出去,如帮助一些基础设施不够发达的地区和国家提升用气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中国能源报:尤其在G20这种国际合作框架下,对像北燃这样的中国燃气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促进作用在哪里?
李雅兰:前两天在习主席和普京总统的见证下,北控集团与俄罗斯石油签了一个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针对俄罗斯石油在东西伯利亚一个油气田展开合作,根据协议,将要收购该油气区块20%的股权。其实谈的过程当中我们就与国内一些燃气企业沟通过,收购成功后,如果他们有兴趣、也认可我们的观点,大家可以一块儿做。我们先"走出去"对他们将是很好的示范和带动。
天然气日活动结束后,大家都觉得北京燃气的示范引领作用很重要,这个行业需要大家共同合作,携手实现共赢。我们对天然气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也愿意做出我们的贡献。